
如果你正為了『是否該食用魚油』或『該如何挑選好魚油』而煩惱,那恭喜你來對地方了!
為什麼我們敢說本文是目前所有中文網站中,針對魚油【最全面】、【最專業】的介紹指南?
因為本文是經由執業醫師、營養師、保健食品從業人員共同撰文,撰寫內容皆有明確科學證據或實務經驗支持,提供讀者『最專業』以及『最客觀』的魚油衛教資訊

1.魚油功效有哪些?
⭐ 為了提供讀者正確、客觀的資訊,本文以下介紹的魚油功效,都是參照人體實驗或引述專業機構看法,並經過審稿醫師審核無誤後才發布
5大魚油的【明確功效】
以下介紹的5大魚油( Omega-3 )功效,因為具備較多、較明確的人體實驗,因此屬於魚油的『明確功效』

4大魚油的【可能功效】
以下介紹的 4 種魚油( Omega-3 )功效,因為具備正反兩方意見,在科學上尚未有明確的定論,僅屬於魚油的『可能功效』

2大魚油的【特殊功效】
以下介紹的2大魚油( Omega-3 )功效,並非單獨食用就會對人體產生好處,而是需要額外搭配藥物進行食用,或只適合初期階段的患者,屬於魚油的『特殊功效』

2.每個人都適合吃魚油嗎?
⭐ 雖然魚油具備以上多種功效,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食用魚油
適合食用魚油的7大族群
以下是本文整理出適合食用魚油的 7 大族群,如果你屬於以下族群,那就很適合考慮食用魚油作為日常保養
- 【銀髮族】:幫助心血管保養、預防老年失智,提升記憶力
- 【上班應酬族】:工作壓力大 (心血管高風險族群),可提前保養
- 【外食族】:飲食不均衡,容易導致慢性發炎,可補充魚油幫助平衡
- 【學齡兒童】:幫助小朋友大腦發育,提升成長階段小朋友的學習效率
- 【孕婦】:減少早產機率、舒緩產後憂鬱,並促進胎兒正常發育
- 【3C族】:維持角膜完整、促進淚液分泌,改善乾眼症
- 【憂鬱症】:幫助改善憂鬱,重拾正面思考(需同時搭配藥物治療)

什麼人不能吃魚油?
以下族群食用魚油可能造成不良影響,因此並不建議食用,或在食用前應先諮詢醫師評估
1.曾有出血性腦中風的人
2.凝血功能異常者
3.服用阿斯匹靈藥物者
由於魚油中的 EPA 成分有抗凝血的功效,所以以上族群的人在食用魚油後,可能導致增加出血風險,或導致凝血功能更差等負面情形
4.服用降血壓藥物者
如前所述,魚油本身就有降血壓的功效,若搭配降血壓藥物一同食用,則可能造成低血壓的情形發生
5.糖尿病患者
食用較高劑量的魚油,可能導致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糖素,目前各國的糖尿病飲食原則中,都不建議糖尿病患者食用魚油補充劑( 但食用一般的魚肉還是沒問題的 )
常見疑問:孕婦、魚類過敏者,到底可不可以吃魚油?
先說結論,可以吃!雖然網路上有一些文章或媒體,會用很悚動的標題告訴你孕婦 & 魚類過敏者不能吃魚油,但這些說法不僅沒有根據,且早已有許多實驗表明,這兩類人是可以正常食用魚油的
●孕婦
主張孕婦不能食用魚油的理由,是魚油有抗凝血的功效,因此會導致生產或手術時出血,但早已有多篇人體實驗證實,正常劑量的魚油根本不會增加手術出血,或延長出血的時間【27】【28】
此外,在台灣也有許多醫師公開呼籲,孕婦是可以安全食用魚油的!【29】【30】【31】
●魚類過敏者
對魚類過敏的患者,主要過敏原是魚肉中的『蛋白質』,而魚油則是從魚肉提煉出的『脂肪』,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東西,因此並不會造成過敏的情況發生
此外,一篇發表在醫學期刊的人體實驗【31】,挑選6位至少對2種以上魚類過敏的患者食用魚油,最終結果顯示,這些魚類過敏患者,都不會對魚油產生過敏反應
3.魚油怎麼吃最好?
⭐ 吃魚油能不能達到保健功效,和食用的時機、方式有很大的關係,若沒有正確的食用觀念,很可能會導致保養的效果大打折扣!

魚油怎麼吃效果最好?
魚油屬於『保健食品』而非『藥品』,因此並不會一食用就馬上發揮功效,必須要長期、每日食用,才能達到保健的效果
一般而言,建議每天食用並至少持續食用6個月,才會感覺到明顯的保健效果
魚油什麼時候吃效果最好?
因為魚油屬於『脂溶性』的營養成分,也就是搭配其它食物的脂肪,會讓人體更好消化、吸收,因此最魚油最適合隨餐,或在飯後食用!
另外考量人體代謝油脂的高峰期是在夜間,因此比起早餐或午餐,在晚餐時或晚餐後食用,用更利於人體吸收魚油
魚油不能和什麼一起吃?
以下成分應該和魚油避開食用,或在食用前先諮詢專業的醫師意見
- 阿斯匹靈、抗凝血藥物:容易增加出血風險【31】
- 降血壓藥:容易導致低血壓
- 避孕藥:會影響魚油調節三酸甘油脂的功效(但在其他功效上影響不大)
魚油可以和其他保健食品一起吃嗎?
魚油和市售大部分的保健食品都可以一起吃沒有問題,但要注意魚油適合隨餐&飯後吃,而有些保健食品如益生菌、膠原蛋白則是適合在飯前空腹食用
此外,有些文章會提到魚油並不適合和紅麴、維生素E、膳食纖維一起食用,都這些都是沒有根據的錯誤資訊,如果想想深入了解可以一起吃的原因,可以參考延伸閱讀:
4.魚油可以長期吃嗎?會不會有副作用?
⭐除了特定族群外( 如前述提到不適合食用魚油的人 ),魚油是可以每天食用沒有問題的,且根據美國國家衛生院( NIH )的建議【32】,成年男性應『每日』攝取 1.6 g 的 Omega-3;女性則應每日『每日』攝取 1.1 g 的 Omega-3
不過NIH也指出,若在短時間補充過量的魚油,仍可能會產生以下輕微的副作用:
- 噁心
- 口臭
- 汗臭味
- 頭痛
- 胃灼熱
- 噁心
- 腹瀉
根據我國衛福部建議【33】,一般人每日額外補充含有 Omega-3 的食品劑量( 包含魚油補充劑、藻油等等),不得超過2公克,一般來說,在這個劑量以下的食用量是不太容易產生副作用的
5.魚油該怎麼挑?為什麼每家廠商講的都不一樣
⭐關於魚油怎麼挑選,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說法,但網路上大部分的文章,要嘛是廠商自己寫的,要嘛是廠商贊助寫手寫的,很難找到一偏公正客觀的文章
而本文既沒有接受任何廠商贊助,也非品牌銷售方,因此會用最公正客觀的角度,藉由引述相關研究、健康機構的指引,來建議消費者如何挑選適合的魚油

魚油挑選原則一:Omega-3含量>1000 mg
-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( AHA )【36】建議,成年人每日應攝取 650~1000 mg 的 Omega-3
- 根據美國國家衛生院( NIH )【37】建議,成年人每日應攝取 1100~1600 mg 的 Omega-3
- 根據美國國家衛生院( NIH )【38】建議,成年人每日應攝取 1100~1600 mg 的 Omega-3
⭐總結來說,參考各個健康機構的指引,魚油務必挑選每日含量『至少』達到 500 mg Omega-3 的產品,若希望有更佳的保養效果,則建議挑選每日含量 1000 mg 以上 Omega-3 的產品!
魚油挑選原則二:Omega-3濃度>80 %
市面上的魚油多以膠囊劑型為主,膠囊的剖面解析圖如下:

眾所周知,魚油中對於人體有幫助的成分是『Omega-3』,不過其實 Omega-3 只佔了魚油膠囊中成分的一部分,很大一部分根本是對人體沒幫助的雜油( 通常以大豆油,也就是沙拉油為主)【39】
而補充魚油時吃進去的這些雜油,不僅對人體沒有幫助,吃多了甚至可能導致肥胖、心血管疾病、慢性病的發生,因此膠囊內含的雜油越少越好
⭐一般來說,膠囊內雜油的占比在20%以下,對人體造成的負擔較小,換句話說,也就是Omega-3 的佔比(濃度)要>80%,在補充上較不用擔心吃到太多雜油的情況,也比較有效率( 不用一天吃很多顆 )
魚油挑選原則三:選擇r-TG型態的魚油
市售魚油型態按照加工的複雜程度,共分為以下 3 種:
- TG型態(Triglyceride form)
- EE型態(Ethyl Ester Form)
- r-TG型態(Re-esterified Triglyceride)
另外根據實驗結果,人體對於EE、TG、r-TG型態魚油的吸收率分別為:100%、73%、124%【39】
⭐所以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,r-TG型態的魚油比起其他兩種型態,會是最好的選擇
魚油挑選原則四:食品安全 & 檢驗報告
『大魚吃小魚,小魚吃蝦米』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,但你知道嗎,在食物鏈吃來吃去的過程中,位於越頂端的生物,所累積的【重金屬、塑化劑】也會越多【40】,因此在選擇魚油時,務必挑選從『小型魚種』提煉出的魚油,才可以避免把汙染物吃下肚
⭐除了魚種來源外,針對『魚油產品本身』,也建議挑選有揭露 重金屬檢驗、塑化劑認證、原料報告書(COA)等檢驗報告的產品,才能吃得安心有保障
常常看到品牌方宣稱榮獲某某『獎項』,講得天花亂墜,到底重不重要?
根據本文的共同作者,從事保健食品業大半輩子的心得,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:完全不重要!
為什麼不重要呢?以台灣保健食品業者最愛提,還幫忙冠上『食品界的奧斯卡獎』頭銜的【蒙特獎】為例( Monde Selection )

⭐根據過往紀錄,只要廠商繳納報名費( 約1,200歐元),有90%以上的產品都能拿到獎章【41】,簡單來說,花錢就買得到,這種含金量很低的獎項( 其實市面上所有宣稱得到的獎項都是 ),對消費者的實際意義並不大
『IFOS認證』是什麼?為什麼每個品牌都在講?真的重要嗎?

先說結論,消費者可以把 IFOS 認證當成是一個關於『食品安全』的認證標準,但並不代表經過IFOS認證的產品就一定是好產品( 安全只是基本,不代表夠好)

上圖是從IFOS認證官網【42】取得的國外魚油認證資料,可以看到,主要的檢測標準包括【Omega-3含量、塑化劑 & 戴奧辛、重金屬、安定性檢測】等4項指標,整體來說,經 IFOS 認證的產品優缺點如下:
- 優點:食品安全經嚴格把關,較無食安風險
- 缺點:Omega-3 含量標準偏低僅 750 mg,也沒有設定Omega-3 濃度標準,在Omega-3 品質上把關較鬆
⭐總結來說,如果魚油品牌有透過其他第三方機構如 SGS、全國公證進行『重金屬、塑化劑』等檢驗,且皆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話,那有沒有額外經過IFOS認證,差別其實不大
結論:懂得自己挑選好魚油,就不用再被廠商洗腦花大錢了!
大家都知道,除了產品本身的費用外,廠商花的【廣告費用、代言費用、獎項費用】,這些額外的成本,都會反應到售價上轉嫁給消費者,根據本文作者保健食品業的從業經驗,以上這些行銷費用往往占超過產品售價的1/3甚至是 1/2
⭐因此如果消費者懂得如何自己挑選好魚油,就可以避開那些廣告打很兇,雖然比較低調,但品質仍然不錯、『物美價廉』的好產品!
6.十大魚油品牌推薦
根據前文提過的挑選標準,我們精選出市售十款最推薦的魚油品牌,讓不同需求的族群,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產品
利益揭露:本篇文章由作者團隊秉持公正客觀立場撰寫,並未收取任何稿費與服務費
- 配方時代85%頂級魚油:Omega-3 含量最高,最適合多數保養需求
- 大研生醫84%頂級魚油:Omega-3 含量第二高
- 悠活原力80%魚油:Omega-3 含量第三高
- 健生活80%魚油:EPA濃度最高(適合憂鬱症)
- 中化健康70%魚油:DHA濃度最高(阿茲海默症)
- 白蘭氏80%魚油:【眼睛保養】功效更佳
- 日本三得利23%魚油:【幫助睡眠】功效最佳
- 美國LAC 68%魚油:膠囊最大,單顆含量最多
- 澳洲澳佳寶60%魚油:膠囊最小,最好吞嚥
- 萊萃美67%魚油:通路最廣,購買最便利


⭐如果想深入了解這十款產品的詳細成分、產品開箱、通路價格,可以參考以下文章:
7.其他魚油常見問答
日本魚油有比台灣好嗎?不同國家的魚油差在哪?
⭐許多人在保健食品的選擇上,容易有『進口的品牌比較好』、『日本的品牌比較好』這樣的迷思,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?
其實並不見得,如前所述,只要滿足『高含量、高濃度的Omega-3、r-TG型態、安全性報告』這四個要素,就是一款優質的魚油,至於到底是台灣的魚油品牌還是其他國家的魚油品牌,其實根本不重要
刻意的選擇國外的魚油品牌,反而要額外吸收疊加在售價上的進口費用及關稅,十分不划算
魚油V.S魚肝油V.S藻油
簡單一張圖表讓你搞懂這三者的差異:

透過日常飲食,容易補充到足量的Omega-3嗎?
以每日補充 1000 mg Omega-3 這個目標來說,相當於每天吃『兩片鮭魚生魚片』或是『兩口秋刀魚』或是『一隻柳葉魚』,相信對於有吃魚習慣的人來說,是輕輕鬆鬆就可以達到的程度
然而看似簡單就能達成的目標,依照實際統計數據,在美國仍有2/3的成年人以及95%的兒童每日攝取 Omega-3 含量不足【43】,而在台灣,消費魚肉的數量也是連年衰退【44】
⭐總結而言,對於有吃魚習慣的人來說,每日補充足量的 Omega-3 並不是一件難事,但對於一般外食族,或不喜歡吃魚的人來說,就顯得非常困難,這種情況下,則可以考慮透過食用保健食品,來補足所需的Omega-3
好市多魚油推薦哪幾款?
好市多是台灣人最喜愛的量販賣場之一,其中販售的保健食品,不論是『魚油、葉黃素、益生菌』討論度也都很高,因此本文也特別精選出5款較具特色的好市多魚油給讀者參考:
⭐如果想深入了解這 5 款產品的詳細成分、各自特色以及推薦原因,可以參考以下文章:
重點整理
⭐ 以下是PTT、Dcard等網友們常問到的,關於魚油常見問題的重點整理
魚油功效 | 調節血壓血脂、抗發炎 |
何時吃最好 | 隨餐或飯後食用 |
什麼人不能吃 | 服用降血壓藥物者 |